“與其戰勝敵人一萬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一切有利于發展的措施都可以試用,一切有利于深化改革的好方法都可以探索。”近日,在山東海特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科技創新會議上,公司董事長丁迎德向全體員工發出如是號召。
市場競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海特數控機床公司所提倡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正是基于公司管理層對數控機床市場的變化和面臨的新挑戰、新需求,而實施的一項持續發展之舉。在此發展規劃的推動下,近年來,海特數控機床公司始終堅持以人才為引領,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的創新優勢,強化新技術研發,推進智慧工廠建設,吹響了一曲激昂奮進的創新發展之歌。
加強引才引智
享有“中國中小機床之都”的滕州,不乏“深藏不露”的老牌機床企業,海特數控機床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該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部署、維保為一體,其前身為滕州市儀表機床廠,成立于1990年,擁有自營進出口權,擁有員工180多人,年銷售收入1.6億元,是一家活躍在數控設備自動化領域的創新型企業,也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遍布亞洲、歐洲、美洲的眾多國家。
多年來,海特數控機床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端數控機床、智能數控設備、智慧型人機交互協同作業設備等智能制造領域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應用。在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上;
公司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引才引智與人才培養,積極與國內科研單位對接合作,吸納高端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目前,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公司擁有30多項專利技術和專利產品,自有品牌“海特機床”獲得山東省名牌的認定。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火線上奮勇拼搏,在科技創新的熔爐中百煉成鋼。海特數控機床公司本著“大力吸引高端人才,持續增強創新能力”的宗旨,以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引進人才、用好人才為保證,做好人才隊伍的全面整合,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具有競爭、挑戰、創新精神以及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實現人才發展戰略目標,確立公司在智能智造領域的人才優勢。
搭建創新平臺
2018年,對于海特數控機床公司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度。這一年,市市場監管局、國家機床質檢中心多次與中國科學院對接溝通,初步達成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意向,并主動邀請海特數控機床公司加入。最終,中科院、國家機床質檢中心、海特數控機床公司三方達成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協議,于今年3月份獲得省科技廳的批準。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高端人才是實施科技創新的基礎,創新平臺則是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搶占高端市場的重要法寶。以此次合作為新的開端,海特數控機床公司依托院士工作站的優勢,不斷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廣泛開展深層次合作。該院士工作站有利于對接高端人才資源、瞄準高精尖技術、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和智能化轉型,有利于解決企業在智能化過程存在的技術問題,對推動我市機床產業智能化發展也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作為一家專注于數控加工中心研發生產的企業,海特數控機床公司盡管“年輕”,但成績斐然。目前,公司主打數控機床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增長,品牌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公司以一個時代領跑者的姿態,奔行于數控機床行業的前沿,為中國數控機床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發展智慧車間
創新到底要怎么“創”,“新”又“新”在什么地方,是海特數控機床公司一直在探討并付諸于行動的關鍵點。
“目前我們國內的數控機床普遍存在精度不高、壽命不長、剛性不好等問題,其中機床機體材料是最大的短板。”丁迎德告訴記者。找準方向后,海特數控機床公司將著力點放在機床機體新型材料的開發與應用上,旨在通過機床機體新型合金金屬材料、新型合金金屬的柔性焊接技術、新型合金金屬熱處理工藝的研發,以及機床機體三維優化設計技術的研發,實現新材料與新技術的整合,對高端數控機床產生顛覆性改變。
圍繞這一目標,海特數控機床公司以建設研發工業智能工廠與智慧車間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著力打造以智能生產為主導的智能加工制造產業鏈,解決不同智能設備、不同控制軟件、不同自動化生產線的耦合連接問題,真正實現工業車間從智能到智慧的轉變,打造省內首家智能智慧型工業控制方案的生產銷售示范企業。
機床故障遠程預警控制與大數據分析平臺的開發應用就是公司的一個創新點。這個項目通過先進的傳感器,檢測采集各個數控設備的溫度變化、位置變化、水平變化、阻值慣量變化油量控制等信息,依托大數據平臺,對變化量的精準分析,提前做到故障預警,規避設備損壞問題,并且精準遠程干預故障點,防止故障發生。
大浪淘沙始見金。創新是一個企業的“命門”。在新時代市場經濟發展大潮中,海特數控機床公司必將搶抓新一輪機遇,搭乘科技快車,實現新的更大發展。